在水文监测、水资源管理以及防洪减灾等领域,河道断面流量的精确测量至关重要。雷达流量计作为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,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河道流量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本文将详细介绍雷达流量计在河道断面流量测量中的安装方法。
在安装雷达流量计之前,首先需要对安装环境进行仔细评估。确保安装场所远离强电磁场干扰源,如大型电机、变频器等,以避免对雷达信号造成干扰。同时,安装场所应无强腐蚀介质和高温热源,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。
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对于雷达流量计的测量精度至关重要。一般来说,雷达流量计应安装在介质平稳流动的地方,远离强烈震动和涡流区域。对于明渠或河道安装,应确保雷达波能够覆盖到整个测量断面,且不受漂浮物、漩涡和水生植物的影响。
在安装前,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,如螺丝刀、扳手、电缆、支架等。同时,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,所有部件是否齐备。
展开剩余72%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支架,并将其固定在选定的安装位置上。支架应牢固可靠,能够承受设备的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振动。
将雷达流量计的传感器放置在支架上,确保其与管道中心线保持平行或按照安装要求调整角度。使用螺栓将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,确保其稳定不晃动。在安装过程中,应注意避免被测介质直接冲击传感器。
将传感器与主机之间的电缆连接到相应的接口上。确保电缆连接牢固,不会因振动而松动。同时,检查电缆是否完好无损,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。
将雷达流量计连接到电源,并根据需要连接外部设备(如数据采集系统)的信号线。
河道非接触式流量监测,是在满足测流精度要求的情况下,根据引水河道断面情况,按照河道宽度,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案:10m以下河道采用单点(杆式)安装测流方式,10-20m河道采用双点(杆式)安装测流方式、20m以上河道采用阵列(缆道)安装测流方式,并根据不同安装方式配置适当的测流设备。
杆式流速仪支架由主钢管柱、水平钢管、钢筋混凝土基础三部分组成。主钢管柱高3-5米,选用直径300~200mm、壁厚8mm的热镀锌八棱变径钢管,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柱顶;水平钢管悬臂长度为2~4米,选用直径250~150mm、壁厚6mm的热镀锌八棱变径钢管。钢筋混凝土基础根据地质情况可采用C30基础或桩基础,当建设地点位于河道内、较陡斜坡上或地基土较差时采用桩基础。
双点杆式安装方式与单点安装方式基本相同,采用在河流的两侧岸边各架设一台流量计的方式进行流量监测。每台流量计表示整个河流一半的流量,两个流量计的流量代数和为整个河流的流量。
当河道宽度大于20米时采用阵列(缆道)安装方式。阵列(缆道)安装方式由缆道钢管柱、拉索、钢柱基础、地锚基础四部分组成。缆道钢管柱高6米,选用直径300~200mm、壁厚12mm的热镀锌八棱变径钢管,柱顶固定流速仪拉线和拉锚索;拉线规格为1×7∅11.40镀锌钢绞线,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。钢柱基础、地锚基础均采用C30基础,以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持力层,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kPa。
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需使用对应的调试工具进行调试,数据按照预先配置的时间稳定上传至调试工具主界面后,即调试完毕。
定期检查雷达流量计的工作状态,清洁传感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。如发现异常情况,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或更换。
发布于:上海市